後甲國中國文園地
標題:94基測一:第41題
【試題疑義】查看該題組(94基測一:第41題↗)
【資料提供者】考生:呂勁衡、張鈞諺、朱珮華、李瑞雯、王甯遠、謝秉烜、
          張安杰、蔡宛芸、游中邑、劉曜誌、趙大開

【疑義性質】答案疑義、其他疑義

【疑義內容】
1.題目中出的是「句中的贏家」而非實際最後的贏家,所以「句中的贏家」並非答案所給的「秦王」,題意、語義不清,應審慎考慮「不予計分」

2.題目有括弧「這一局……/贏家……的棋」,句中贏家指的是誰,因題中如余老先生所說摘錄過少,致我們解讀為此一事件原本之贏家為韓公子,因該計謀如成功,則贏家當為韓公子,倘若題目問的是該一事件之贏家,則答案無疑是秦王,因韓公子之計謀失敗,憑國中畢業生之智慧,無法達作者(余老先生)之想法(太深奧了)。作者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,若答錯是對歷史不了解,真不知考的是歷史科或國文科,何況歷史教材內容也並未提及此一事件,故應不予計分或送分較適當

3.題目中問「句中的贏家」是誰?題者本意應是問「刺秦王」計畫最後的「成功者」、「勝利者」為何人,而非是原句:「這一局陰幢幢的長夜一過/『贏家』的棋變輸家的棋」中的『贏家』(原本應以為勝利的找到力士的韓公子)。故筆者淺見認為此題發問時字句使用上似乎有些爭議,使學生認為題幹中「贏家」為原句中「原以為自己將會是贏家的韓公子」,而不是整個事件中真正稱的上「勝利」的秦王。

4.此題不是全篇詩作刊出,所以考生只能就節錄的部分來判讀文意,也就是「望文生義」。就一段語言描述的邏輯看來,所節錄的部分就像是述說一個精心設計的刺殺大計結果功敗垂成,把可獲勝的局給輸掉了。因此句中的「贏家的棋變輸家的棋」比較像是形容韓公子對刺秦失敗的嘆息,所以此處的贏家指的應是「韓公子」

5.貴委員會於「九十四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取材範疇」中表示「各科不跨學習領域」,故在此題組未(明確)交待相關歷史背景之情況下,此題作答上確有困難,有「國文科測驗跨考社會領域」之嫌,況若真如報刊上原作者(余光中)所述,「贏家」乃取「嬴政」而來為雙關語,則此題明顯超出國文科範圍,已代入過多社會(歷史) 知識,應予送分。

6.文章敘述稍嫌簡短,難以判斷題意,能否考慮送分。

7.我覺得這題出得不恰當,是因文章本身為從詩中斷章取義所得,考生既不能從詩中了解時空背景,亦無法在詩中判斷作者的觀感。其實,歷史中的贏家、輸家本來就屬於「歷史解釋」,我如果沒記錯,學測還考過判斷何者為歷史解釋呢!再來如果我有足的歷史知識,我會知道張良協助劉邦將秦王由贏家變輸家,但如果我依詩中所擁有的線索,我亦可說原本可刺殺秦王的張良功敗垂成,由「贏家變輸家」。

8.此題國文考余光中之新詩,所謂贏棋輸棋問題,從文章中無法讀出贏或輸的人,考生必須相當了解歷史背景以判斷答案。因此,此題出在國文考題中,考生認為題目太過偏向歷史,超出考學生國文能力的原意,與九年一貫中國文的教學目標和考學生國文能力的目的相違背,更何況余先生對史實的描繪,贏與輸在於人的各自詮釋。

9.大力士本來要殺死秦王,後來卻沒有殺死,也就是秦王本來應該被殺是輸家,但卻躲過而變贏家,贏家或輸家只是屬於歷史解釋,是屬於主觀的判斷,並無法代表所有人的想法。

10.全文本有61句,基測只摘錄了10句,當然是不能全放下來,但是前面只寫了「張良雇用大力士……」再加上摘錄的那幾句,根本判斷不出「贏家」指的是「秦王」。因為此題的文意不清楚!余光中本人說這是取史實和秦王姓「嬴」的諧音,但這不就代表是在考「歷史」?難道要把全部中國的故事都讀過?

11.一、本題答案應為韓公子(A),而非秦王。二、依前題(40題)答案「功敗垂成」,韓公子當然是由「贏家變輸家」。三、從歷史看,秦王功過難斷,不宜以余光中或出題老師之價值觀強加於考生。四、然本題非歷史科考題,僅從題目之數行新詩看來,當然韓公子、張良是從可以刺殺成功秦王的贏家變成失敗的輸家。五、而且秦王在位三十多年,其子二世被趙高所弒,怎能說秦王是敗於張良的「贏家變輸家」?

【說明】
1.正因本詩是節錄自原詩,因此為輔助學生閱讀本詩,特在選文前加上一段說明文字:「下列這首詩,是描寫張良雇用大力士刺殺秦始皇,之後遇到一位老人而獲贈兵書的故事。」有了此段文字的說明,學生應可由說明文字中得知選文的詩意,前四行乃是描寫張良雇用大力士刺殺秦始皇,後六行則是之後張良遇到一位老人而獲贈兵書的故事。若學生具備該段的歷史先備知識,或許有助於作答,但即使學生不具備相關的歷史知識,只要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,再依據詩前加註的說明文字,還是可以由上下文意推知第40、41題的答案。因此,本題組仍是著重在測驗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。

2.在此必須再度說明的是,基測國文科題組選文是依據國中生應有的程度廣泛取材,同時再依據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」國中階段的能力指標命題。只要是坊間程度適中之古今中外文學皆可納入取材之列,故將本詩列為試題的素材。再者,由預試反應資料可知,此題組符合基測「中間偏易」的原則,因此並無以上家長、學生、老師們認為試題內容過難、過深的疑慮。

3.由韓公子(張良)的亡國遭遇來看,可知韓公子一開始就不是以一個贏家的姿態出現。再由他找大力士狙擊秦王失敗來看,他依然還是個輸家。若秦王是輸家的話,韓公子還需要派人去刺殺他?因此,第41題的正確答案是(C)。

4.題組的問題皆是針對同一情境命題,因此,題組的每一個問題皆必須依據全篇文意做推論,並非只單就某題幹字面意義或縮小閱讀範圍推測,否則,便失去題組命題的意義了。學生在做第41題時,除注意題幹外,必須再將全文仔細閱讀,依據上下文意的連貫性,判斷哪一位才是作者所說的贏家?而非將閱讀範圍縮小、停留在某幾行文字中。韓公子找到大力士一事,如果就因此認定他是贏家,而狙擊失敗代表他轉為輸家,完全忽略後面褐衣老人、贈兵書、星羅棋布等情節,便失去閱讀全文的意義,同時也不符合文意。如前所言,秦始皇本是贏家,但時勢逆轉,在張良獲書後,秦始皇反成輸家。因此,學生宜依據全篇文意的線索,推論正答為(C)。再者,要推論出誰是「贏家」,運用「嬴政」的雙關語做判斷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,學生還是可以另從上下文意推知,因此,並未超出學生閱讀能力的範疇,只要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閱讀能力,皆可作答。


回 首 頁】  回【 歷屆試題疑義 】  回【 上 一 頁

回「首頁」回「首頁」
site statist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