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「首頁」
▲ 回「學生佳作」  ▽ 回「校外投稿」目錄  ▲ 回上一頁 
志工服務──老人之家•何欣蓉
104年1月刊登於中華日報
兒時,母親常對我說:「我們取之於社會的太多,但真正為社會做的,往往是默默奉獻,在別人眼裡或許不足掛齒,然而我們仍應懂得回饋,為社會盡一分心力。」這些話,我並不陌生,應該說是再熟悉不過,我知道回饋的最基本方式就是服務,從小到大也做了不少,環保小志工、圖書志工、博物館導覽員……等,服務的過程充滿快樂,卻似乎少了什麼,就像一個空有軀體的肉體,找不到靈魂的蹤跡。

 我試著去尋找,尋找一直以來缺乏的那樣東西,或許是一種感覺,又或許,是一種想法。一次的因緣際會下,我對服務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!

 記得那天,行程規劃到老人之家服務,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,接觸一些平時不會接觸到的,坐上車,探訪的序幕拉開了!

 目的地──老人之家到了。難免的忐忑不安隨著向前的步伐一步步加重,大門打開的同時,我看見了裡面的環境,設備齊全,光線明亮,和預期是一樣的,老人家們被服務得很周到,但臉上卻不掛一點笑容,當下的我很疑惑。由於緊張的情緒,我在打招呼時語氣生硬極了,他們看著我,一張張撲克臉依舊沒變,我尷尬地笑了笑,接著就被推去打掃了,擰乾抹布,在窗溝裡反覆擦著,心思全被他們剛剛的臉色占據,接著有名管理員走到我身邊,「累不累?」笑容可掬的樣子讓我忘了擔憂,撫平心中的不安。經過彼此的問候後,我忍不住脫口問了心中的疑惑,她娓娓道出讓我極為吃驚的內容,很多人忙於工作,父母生病或獨居孤單,就把他們送到老人之家。「其實這兒的人求的都不多,只希望孩子能偶爾回老家看看,陪他們聊天,說說話,孩子忙,也不求他們做什麼,但來這裡住了一年、兩年孩子卻一次面也不到。真的那麼忙?自己的父母,看一眼都不願意……」我聽著聽著,淚就流下來了,我不知道老人家的期許和痴痴等著的,竟然只是那麼簡單的渴望,而一次次見不到面,到底在他們心中反覆撕裂幾次?失望將他們的心吞噬,留下體無完膚的殘骸,不再抱任何希望,開始防禦別人的言語,用毫無笑容的臉將真正的自己越埋越深,一道道高牆,一片片森林,心靈的空洞成了壓抑自己的最大傷口。

 「似乎該做些什麼!」心中有股力量推動我為他們做些事,丟下抹布,拉著管理員快步地走向大廳,和家人討論好計畫後,將老人家請到後花園,各自摘了一些花送他們,接著帶著他們拍拍手、玩遊戲,一些阿公一開始不願意,怕丟臉,在我們一次次的鼓勵下終於打開心扉,和大家手拉手玩遊戲,有些婆婆還開心地唱起民謠,看著大家從完全防備到慢慢接受,我們用熱情融化他們心中的冰冷,用微笑帶給他們更多溫暖,情溢於言表,當下我終於了解到,一直在尋找的是什麼,服務時的真誠;別人用笑容給我的肯定及發自內心不求回報的付出,這才是真正的快樂,心靈真正的富足!

 離開老人之家的當下,我在心中承諾自己,再忙也要再去一次,因為我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──服務的意義和有能力付出的幸福。我的人生織就了最美好的回憶,也獲得了最可貴的經驗──家人,永遠比工作重要,一輩子的親人是人世間最溫暖的情,最珍貴的禮物。


▲ 回「學生佳作」  ▽ 回「校外投稿」目錄  ▲ 回上一頁 

回「首頁」回「首頁」 site statistics

著作權標章: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2.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