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「首頁」
▲ 回「學生佳作」  ▽ 回「校外投稿」目錄  ▲ 回上一頁 
輸與贏•許庭嘉
105年8月28日刊登於中華日報
張永翰,是少數在皮克斯動畫公司的台灣人,自稱自己是名「魯蛇」,他曾講過他是「台灣教育制度淘汰」中的一員,被劃分在「失敗區」。

他所寫的故事中講到:台灣教育主要重名重利,幾乎連孩子自己期待的科系也不能自己選擇,只要「拿高分」、「知道標準答案」就是一個好學生;「拿低分」、「有更理想的答案」就被人們認定一定是壞學生,不願意讀書的學生

從小,這個社會一直不斷教我的就是「贏」,從來沒人教我什麼叫「輸」,老師只要努力把知識「灌」進學生腦袋就行了,家長只要等到學校的高分成績,不管學生是否有消化、吸收進去,似乎只要有高分,就能上好的高中、好的大學,甚至是好的工作,只要高分,就沒有不能做的事情,我心中對這樣的現象充滿疑惑。

作家是褚士瑩在「我故意跑輸」一書中,教我們正視「輸」背後的哲理,他說「達成自己心裡的目標!就是贏,不需要活在他人的價值觀裡。」而我個人亦認為社會不該只單教我們贏,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只有贏,更重要的是,兩者要均衡。曾經有人說過「爬的越高,摔得越重。」有些人把教科書整本背完,得到滿分,國中卻一下摔下谷底,受不了太大的落差而自殺,這種事情有所聽聞,社會在教我們贏時,也該同時教我們輸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輸的滋味,如苦瓜般苦澀,卻使我們身體健康;贏的滋味,像西瓜一樣甜又脆,令人嚮往。輸與贏沒有哪一方是好,也沒有哪一方是壞,這兩樣要是能相輔相成,即能使你我縮短成功的路程。




▲ 回「學生佳作」  ▽ 回「校外投稿」目錄  ▲ 回上一頁 

回「首頁」回「首頁」 site statistics

著作權標章: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2.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